个人消费主义的迷思

date
Nov 24, 2024
slug
buy
status
Published
tags
生活
summary
价格高低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个障眼法,关键看你自己真正需要什 么。如果一件物品、一样方法、一种服务,能够真正满足你的所需,为你的人生创造出价值来,甚至还可以为你节省时间提升效率,那么它价格再贵其实都很便宜。而如果你选择它的唯一理由是价格足够便宜,那就意味着你自己有责任去创造和提供更多价值,弥补它本身的不足,而你在计算时,应该要把你这一部分付出也计算在内,这样算出来的价格可能并不便宜。
type
Post
前些天Mac Mini M4发布,由于外观变化很大,并且M4芯片的性能提升也很不错,得到了很多YouTube和B站UP主的夸赞,再加上国内还有国补,显得Mac Mini的性价比很不错,我也无脑的参与到了抢购的游戏当中了,某一天的中午运气很好我抢到了一台,但是又陷入了纠结,我目前家里在用的是一台Mac Mini M1 16G的版本,目前承担了我家里网络中转和日常的网上冲浪和轻度开发,即便已经用了好几年,好像也还够用,M4的Mac Mini对我来说好像有提升,但是没有很大改变,M4可以干的,现有的M1也可以干,最终选择将抢购的这一台M4 Mac Mini取消了订单,我反思了下这次的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花了不少精力,但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玩了一场消耗时间的游戏,趁着周末有点时间,我整理了下自己这几年买过和用过的东西,除去一些衣物以外,竟然也整理了200多件东西
今年的双十一时间又被拉长,从10月中就开始,一直到11月下旬,持续了一个多月,电商平台创造的一天购物节变成了一个月购物节,这次我也买了不少东西,但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我好像也说不清楚,正好这个月梁宁老师出了一本新书:《真需求》,里面提到了一个公式: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我也借着这次的事情给自己未来买东西一些参考,减少一些「假需求」

案例

语音转文字

第一个是购买一款语音转文字的应用叫闪念贝壳,在买之前我有随时说一下自己想法的习惯,最早的时候主要是使用Flomo的微信端,是直接通过微信的语音转成文字之后保存在的Flomo的,后来这个功能被微信限制了,导致我后续就是使用iPhone的语音功能转文字,虽然效果也还可以,但是当面临很多错别字或者识别不准确的情况下,再去修改就会显得很费劲,后来看到了闪念贝壳的宣传:用语音记录每一个想法(AI 语音思考笔记)的时候,我直接被戳中了需求,就准备下单购买了,但是当时看到价格是198,觉得会不会降价,因为也是刚出来的一个APP,就去问了下开发者,开发者说不会,我就购买了,但是用了几次之后发现最开始的版本是总结你说的话,并不是直接转录文字,用的不是很习惯, 就没有坚持用下来,后来在Twitter上看到一个国外的开发者也开发了类似的APP叫做VoiceNotes,是基于GPT 4o的模型,并且这个作者是Give me a Coffee的作者,我觉得很靠谱,再加上立青的推荐,就有了购买的想法,这个时候自己又陷入了价格纠结中,也是联系了下开发者购买的,后来Voice notes用的也还是很不错,我自己也养成了随时语音输入的习惯,截止用了三个多月,已经是VoiceNotes10w用户中输入前500的用户了

MacBook Pro 14寸M4 Pro

在有了Mac Mini的退货之后,自己还是觉得应该有一台电脑,如果不买Mac Mini,那么买一台MacBook Pro也不错,正好现在也还有国补,未来还不一定有了,挑选了一番,就把MacBook Pro 14寸加入了购物车,但还是有一些纠结,不确定是不是一个「真需求」,但现在很明确,折这台电池对我目前来说是一个「假需求」

Nas

在2021年双十一的时候买了威联通的一台Nas,但是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也没有坚持使用,就一直吃土,每次搬家还得小心翼翼的给收拾好搬走

还有很多…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什么才是好的购物

我在今年9月份发了一条朋友圈:回顾这一年最值得几个东西
  • iPhone:为我带来了良好的交互体验,我可以最少折腾的使用它
  • Mac Mini M1:因为工作有MBP16,所以没有重度使用,目前只用于家里的网关、日常网上冲浪和写写代码和文章
  • 微信读书:太值得了,看了大量的书
  • Apple Watch:运动和身体数据记录
  • Heptabase:作为最早的一批用户,用了两年多了,现在也有不少工具可以替代,例如RR、TANA,但是养成习惯了,不想折腾了
今天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我对「值得」的评判标准是「为我带来的价值」,这里面包含了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这种从事后来看的评判标准是很真实的,在这些东西中有贵的,也有便宜的,但我在在评价的时候完全不会去想这个东西当时购买的价格是多少,想到这个点我就豁然开朗,用事后评价一个东西好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事前的购买行为是完全可行的
我前段时间为了监测下血糖,购买了动态血糖仪,后来看到了和菜头关于价值的一个故事,很有共鸣,借此分享下:

动态血糖监测仪将探头固定在人体的皮肤上,按照每5分钟一次的频率,读取体内的血糖值,然后传输到监测仪或者手机 App 上。这样人们就可以对照自己的衣食住行和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自己吃什么更好,做什么锻炼更好,怎么休息更有效,从而减少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进而减少罹患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便是对于糖尿病患者,也能通过这种观察和调解来调整生活方式,从而减 缓病程,及时觉察血糖异常。
但是它有个缺点,那就是价格昂贵。一个探头可以工作15天,价格在 400到 500元人民币之间。当我向人推荐的时候,就有人对我说:一个探头的价钱足够我去买两台普通的血糖仪,再加一个探头的钱,足够我买两年的血糖试纸。你为什么要建议我去买那么贵的仪器?我每天在手 指上采血6次,不行12次,用普通血糖仪不也可以做到相同的事情么?
这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首先,当一个人想要利用价格优势的时候,他要为此支付许多隐形的成本。就用血糖仪的这个例子来说,全世界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每天坚持在手指上扎6~12次,然后取指尖血做血糖测试。即便是做到了12次,那也只是动态血糖仪一小时的取样量而已。为此,这个人的一天里要为测量血糖专门留出足够的时间,并且会因为体表开了那么多小孔而承受感染的风险,更不用说十指连心而带来的痛苦。如果把所有这些都算上,价格优势也就不再是多大的优势了。
其次,每天取6次指尖血也好,12次也罢,那也只是身体的6个或者 12个瞬间,是一种极为粗疏的测量。想要从这些测量值里看出血糖的波动,以及血糖变化的趋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靠这样的数据量,想要去指导自己的饮食起居,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价格低廉,对应的是价值有限。
最后,当人们紧盯住价格的时候,会忽视价值的体现方式有多种。盯着 价格,人就会算乘法:一个探头450,只能用2周。一年24个探头,是10800元人民币,这是多么惊人的一笔开支。但如果盯着价值,人就会有另外一套算法:用动态血糖仪检测血糖变化,2周时间观察饮食起居和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诸如知道哪些东西应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哪些东西要少吃,哪些东西要放在后面吃之类的事情,然后再用2周时间改变生活方式,看哪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自己控制血糖更有效,观察更平稳的血糖对情绪、体重、睡眠的影响。最后再用2周时间巩固,变成一 种新的生活习惯。此后,就可以换回普通的血糖仪,在今后的日子里确 认一下自己控制血糖的方法是否依然有效。这样计算下来,一个探头 450,连续使用6周,是2700元。依然还是很贵,但是要比10800元少了很多。重要的是,这2700元钱所带来的控糖经验,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认知,对饮食运动的具体效能的了解,会在之后岁月里长久地持续发 挥作用,算起来这就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想要跑步健身,请教练太贵,自己直接开 跑价格为零。等到自己的膝关节受损,不得不去医院的时候,又感觉教练费其实很便宜。想要用笔记本电脑工作,买好电脑太贵,自己直接买一台廉价的杂牌机。等到病毒反复侵扰,系统反复崩溃,开机速度越来越慢时,又感觉买台好电脑其实很便宜。想要减肥,请营养顾问或者减肥医生太贵,自己直接开始节食健身最便宜。等到体重反弹,或者身体出状况时,又觉得咨询专家其实很便宜。这就是紧紧盯住价格,忽略了价值的结果。
价格昂贵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人内心都有欲望,让人弄不清楚自己 的所欲和所需。价格放在那个地方,可以帮你甄别哪些想法是所欲,只是为了占有,只是为了虚荣,又有哪些想法是真实所需,能够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能够改变自己的个人处境,能够提升个人的技能或者是水准。同时,它也是自己给自己的投名状。你既然已经忍痛支付了那么高的价格,意味着你是发自内心决定认真对待这件事,你已经在内心认同这件事为你带来的价值。否则,那只是说说而已,不可能真的去做。
价格高低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个障眼法,关键看你自己真正需要什 么。如果一件物品、一样方法、一种服务,能够真正满足你的所需,为你的人生创造出价值来,甚至还可以为你节省时间提升效率,那么它价格再贵其实都很便宜。而如果你选择它的唯一理由是价格足够便宜,那就意味着你自己有责任去创造和提供更多价值,弥补它本身的不足,而你在计算时,应该要把你这一部分付出也计算在内,这样算出来的价格可能并不便宜。
最后,我想问一个问题:你认为生活中哪三样日常用品绝对不能把价格 放在考虑的首位?我个人的答案是:鞋子、枕头和床垫。因为它们每天各自需要支持你12小时,它们支持得好坏,决定了你一天24小时能为 自己创造价值的多寡。

时间的成本

再分享一个案例是李永乐老师之前的一个视频:追剧买VIP会员去广告,值不值?李永乐老师讲时间成本
现在在视频网站上看电视剧啊,开始必须看90秒的广告,非常的烦人。视频网站告诉他,要想免广告就得买会员。 现在呢不要9800,不要998,只要98,他就开始纠结说到底是看广告呢,还是买会员呢?
你要是看广告的话,那么这个广告的时间成本到底有多少? 根据这个大型视频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啊,现在平均的这个视频网站的用户啊,他每天的观看时间在2小时左右2小时。那么如果一集电视剧是40分钟的话,两个小时对应了3集啊,每一集之前你需要花90秒的时间来看广告,然后呢一年有365天。如果你把这些数算起来的话,大概是27.5个小时。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普通的视频网站的用户来讲, 每一年呢需要花的这个呃广告的时间是27.5个小时。那么这些时间对应了多少成本呢?我们就以这个6000元的白领为例啊,这个白领如果是一个视频网站的普通用户的话,那么他需要花27.5个小时的时间来看广告。每一年呢它的时间成本就是27.5乘以啊34。 他的结果是多少呢?是935元。这就是他看一年广告所付出的这个时间成本啊。再比如说我们再说一个大学生啊,大学生大学生呢时间成本啊,我们以这个普通的为例是20元,那么就是用27.5小时乘以每小时时间成本20元,结果是500。 50元,这就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如果他是追网剧的话,他所付出的广告的时间成本。当然如果有一个白领啊,他收入更高啊,或者是这个学生呢,他的学校更好,那他的时间成本呢还会增加。所以我们算完了这个时间成本之后呢,我们就可以评估了这个会员到底是该买不该买。那如果会员费用特别贵,超过了你的时间成本,那这会员就是不值得。 应该看广告,反过来说呢,如果这个会员价格比较低,远远低于你的时间成本,那你就应该买这个会员来节约你的时间成本。
李永乐老师的这个故事让我对于时间的成本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推荐大家去看下

购物决策逻辑

人总是感性的,也会有冲动消费,只有建立一个规则系统才能有效的执行,这里我借鉴《清晰思考》这本书中的决策逻辑给自己定一些规则:
  • 对于后果很小的事情,直接做就是,根本没必要花时间调研。比如聚会吃什么、中午吃什么,随大流就是最好的
  • 对于后果不严重,而且具有可逆性的事情,快速决策。比如你要买个床垫,软了硬了睡着到底舒服不舒服确实很重要,而且往往不能当场就感受到。这种情况最好找那种可以退货的商店。花一个小时调研,直接买回家试用就好;而不要花几天的时间货比三家看各种网上评论。
  • 真正的调研功夫要用在后果严重而又不可逆的决策上。有的人买个衣服研究好几天,报考大学选择专业却是非常草率。像这样的决定宁可晚一点做才好。
以下是我的一些简单的决策系统,让我未来可以回头看有一个参考:
  • 200元以内的东西想买的话不用太纠结,觉得喜欢直接买即可,但一个月不可以超过3个
  • 200-1000元左右的东西
    • 如果有明确的场景,但是纠结买哪个好的时候,在退货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都买回来对比
    • 如果没有明确场景,就是觉得想买,先加入到愿望清单,如果一周之后还考虑买或者是想等一个价格低的时候买,那么可以等价格合适的时候购买
  • 1000-20000元的东西:这种物品一般属于我定义的大件,会慎重一些,会花一些心思论证清楚为什么想买,思考买回来之后的用处和对我和家庭的价值,也会征求小许的意见,如果决策好购买即可
  • 20000-上限:这种一般会是买车、租房、买房等等重大的购买事项当中,是最应该慎重决策的,需要采集对应信息,花较长的时间来做购物决策
对于本文内容有任何疑问, 可与我联系.